状态

瞄准高职院校专业诊断改进,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2016-12-10 12:12:03 发自

本站群第一用户 微博 只看楼主 0826

融合站点 - 私人主页 - 专栏文集 - 监督评点 - 我的信箱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内核,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规模,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举步维艰。由于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向与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专业就是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明确将“试行专业诊断与改进”作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重要任务之一。同年12月底,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指导方案中的五个诊改项目之一“专业质量保证”,进一步细化了专业诊改的诊断要素和诊断点。两个部级文件的出台,在政策导向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高职专业评价的顶层设计、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专业诊改因此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志着高职专业评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专业管理很重视。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制定了严格的专业申报审批程序;在专业建设和评估方面,教育部尝试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试点,立项建设了国家级和省级示范专业,且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和骨干院校建设也是以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为核心内容。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大多各自为政、自主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缺乏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

  导致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是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调整不及时;二是缺乏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专业未分类建设,未及时调整、淘汰专业;三是缺乏专业建设宏观指导,未明确专业建设工作的抓手或切入点。

  对专业诊改工作的认识

  当前,专业诊改强调“支持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行业牵头,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以院校自愿为原则,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可视为高职专业评估从“要评我”转变到“我要评”的新阶段。专业诊改的工作原则:

  1、问题导向。专业诊改,既不是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也不是遴选优秀、特色或品牌专业。既然是诊断,就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入细致的勘察,以发现专业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负面清单为第一原则。无论是学校层面、教学单位还是专业自身,禁忌只谈优势不谈劣势、只谈成绩回避问题、夸大成绩缩小问题,既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更要避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局面,专业主管单位应敢于自我揭短、自我暴露并正视存在的问题。

  2、持续改进、发展取向。持续改进是专业诊改的最终落脚点,发展取向则是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价值体现。对于诊断发现的问题,评价主客体之间应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平等协商,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强化落实,形成专业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最终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管理者禁忌将专业诊改发现的问题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依据,以免挫伤专业诊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专业诊改中的量性评价是以测量、统计为主要手段,将诊改工作分解成一系列具体、可测量的指标,通过设计多层次评价量表,对量表数据进行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处理测算,以此反映专业建设绩效。质性评价则强调对专业作全面、深入、细致、真实的观察,关注专业的特性与发展趋势,使专业诊改更具个性化和真实性。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应以量性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质性评价,两者有益结合,良性互补,实现诊改工作的科学化、公平化和客观化。

  4、数据分析与专业剖析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第三方评价数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等,对与专业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归类梳理。结合指导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学校“自我保证”实际的专业诊改指标体系。通过源头采集、多级审核,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为专业制定最近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学校层面还应成立专业诊改专家委员会(工作组),组织开展专业剖析工作,通过定量、定性分析,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着力完善专业诊改的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诊改,不是简单的专业建设总结,也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而是需要站在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考查与评估。对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跳出专业看专业,既关注专业自身建设质量和水平,也关注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功能与作用。虽然在指标体系建构上见仁见智,但以下三个方面都必须作为重点关注要素。

  其一,专业建设的外部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首先与办学定位密切相关,办学定位决定了专业建设规划,这是来自学校发展层面的定位要求。同时,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必然与区域产业定位密切相关,区域产业定位决定了行业企业的需求,是来自区域发展层面的现实需求。这是高职院校专业诊改首先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其二,专业建设的内部环节。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是专业办学基础能力的体现,课程建设、教学资源能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力,社会服务、合作办学能呈现专业建设的环境与活力,过程管理、质量保障则能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培养成效要能显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情况。这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诊改的核心内容。

  其三,专业建设的表象特征。生源吸引力、社会美誉度,是从学校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需求适应力、服务贡献力,是从社会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在高职院校专业诊改中,完全可以通过量化分析、纵横比较等方法,客观反映出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专业建设的有效性以及专业自身的成长性。

  探索专业诊改的实现路径

  1、院校主体,多方参与。按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工作方针,在专业诊改组织工作中应成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在学校层面,专业诊改工作一般应成立包含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师、学生、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成员在内的工作组织。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专业诊断指标数据采集方面,教职工还应全员参与。多方参与尤其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是确保专业诊断数据真实、可信、客观的有力保证,院校开展工作时既要避免把自我保证理解为“自说自话”,更不能把诊断与改进工作当做例行公事。

  2、分类评价,多层标准。专业诊改必须参照一定的质量标准。高职院校专业各具特色,即使在同一所院校存在文科与工科类专业、优势专业与普通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开设专业、国家级、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与校级专业在建设水平和特色方面的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专业,显然不够合理。因此在标准制定上应体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标准、校内标准等层次和类的区别,以保证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个性化和发展性,只有如此,才能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目标,使改进工作更切实可行。

  案例

  近年来台湾加强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评估,台湾高职教育专业评价有六大特色:重视专业性质差异,由专业自行根据现状,订定认可配分标准,同时不采取固定量化指标进行排名;二是强调专业根据设立的宗旨与目标,依据评估项目,自主举证说明宗旨或目标达成情形;三是评价内容以教学品质确保为主,但兼顾研究或专业品质;四是评价过程强调专业自我改善机制的建立与落实的情况;五是根据评价项目自我检视,绝非校际或专业之间的相互比较;六是评价结果处理采用认可制度,由专业同伙进行品质判断,分为通过、待观察及非通过三种,评价结果作为教育部决策依据。

  3、多元诊断,多维呈现。多元诊断主要体现在专业诊断指标体系设计中,实质上是对专业进行全面、全要素的诊断。指标体系设计是专业诊改工作的核心任务,应包含质性指标和量性指标,明确各个指标的即时状态、最近发展目标、可参照的标准依据及数据来源。

  多维呈现指专业诊断指标改进状态的呈现方式,应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处理、诊断分析,采用数据表升降符号标记、数据对比曲线图、柱状图、雷达图等多种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对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实现预警功能。

  4、问题剖析,持续改进。专业诊改应对照多层次质量标准,依托校本数据和第三方调查数据分析和对比,罗列问题清单,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识别可控因素,瞄准最近发展目标,逐条制定具体、可监测的改进措施。学校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专业制定的改进措施,实时跟进,加强改进过程管理、监控、指导和服务,为专业持续改进和质量循环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结语

  一手抓招生,一手抓就业,是20多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常态。但中间环节往往没有得到足够或有效重视。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并最终落实在专业建设上。如何提升专业对区域需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如何增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改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搜狐新闻)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256字符以内



相关主题:

融合站点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综合站点
  • 专题特色
  • 公益站点
  • 党政机关
  • 团体单位
  • 营业机构
  • 企业集团
  • 商家店铺
  • 个体执业
  • 个人站点
  • 私人主页
  • 辅助节点
  • 资讯摘要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媒体摘要
  • 时事热点
  • 观察瞭望
  • 潮声愿景
  • 世界国际
  • 军事战略
  • 交往合作
  • 政策政务
  • 经济产业
  • 社会发展
  • 科学技术
  • 综合资讯
  • 宣传报道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部门建设
  • 区域振兴
  • 民主法制
  • 时代精神
  • 时代风采
  • 时代人物
  • 理论实践
  • 改革创新
  • 基层民生
  • 公益慈善
  • 志愿行动
  • 本纪列传
  • 政风行风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作风建设
  • 效能评议
  • 纠风整风
  • 揭露曝光
  • 时风聚焦
  • 风气时评
  • 监督检查
  • 提醒警示
  • 纪检监察
  • 反腐问责
  • 风范表率
  • 案例借鉴
  • 综合分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综合论坛
  • 时代参考
  • 时代博览
  • 历史大观
  • 学习园地
  • 学术论文
  • 问题研讨
  • 信息公开
  • 文学作品
  • 故事传说
  • 照片图片
  • 视频短剧
  • 专题专栏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潮流时尚
  • 名品名牌
  • 大众生活
  • 兴趣爱好
  • 创业就业
  • 协作共生
  • 拉抬推广
  • 打压限制
  • 会展节庆
  • 特殊主题
  • 自媒专栏
  • 专题集锦
  • 地方论坛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北京论坛
  • 天津论坛
  • 河北论坛
  • 山西论坛
  • 内蒙论坛
  • 辽宁论坛
  • 吉林论坛
  • 龙江论坛
  • 上海论坛
  • 江苏论坛
  • 浙江论坛
  • 安徽论坛
  • 福建论坛
  • 江西论坛
  • 山东论坛
  • 河南论坛
  • 湖北论坛
  • 湖南论坛
  • 广东论坛
  • 广西论坛
  • 海南论坛
  • 重庆论坛
  • 四川论坛
  • 贵州论坛
  • 云南论坛
  • 西藏论坛
  • 陕西论坛
  • 甘肃论坛
  • 青海论坛
  • 宁夏论坛
  • 新疆论坛
  • 台湾论坛
  • 香港论坛
  • 澳门论坛
  • 泛亚论坛
  • 欧洲论坛
  • 非洲论坛
  • 北美论坛
  • 南美论坛
  • 大洋论坛
  • 行业论坛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人力资源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批发零售
  • 商务服务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手工零活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军工航天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公共管理
  • 行业其他
  • 时代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共商网是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