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星期三(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路透社)
基辛格协会发布的声明说,美国前国务卿、诺贝尔奖得主亨利·基辛格星期三(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于上世纪70年代担任美国务卿,在两任总统的政府中,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美国前总统福特称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路透社报道,基辛格在他的百岁生日之后一直很活跃,参加白宫的会议,出版一本关于领导风格的书,并在参议院委员会就朝鲜构成的核威胁作证。2023年7月,他突然访问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1973年10月13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副总统福特、国务卿基辛格(左一)和幕僚长小亚历山大·黑格。(路透社)
50年前的诺贝尔和平奖乱局
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在共和党总统尼克逊的领导下担任国务卿,参与了这10年间许多划时代的全球事件。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难民的努力促成了中国的外交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苏军控谈判、扩大了以色列与其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关系,还促成美国与北越签订《巴黎和平协定》。
随着1974年尼克逊的辞职,基辛格作为美国外交政策主要设计师的地位逐渐减弱。尽管如此,他在福特总统的领导下仍然是一支外交力量,继续提出强有力的意见。
虽然许多人称赞基辛格的才华和丰富的经验,但也有人因他支持反共的独裁政权,特别是在拉丁美洲,而称他为战犯。
基辛格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共同得奖人为北越领导人黎德寿,但黎德寿拒绝接受此奖状,使得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具争议性的和平奖之一。诺贝尔委员会的两名成员因这个评选决定而辞职,美国秘密轰炸柬埔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基辛格(前排右)1975年12月2日在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前排左)的住所与毛泽东会面并握手。时任美国总统福特(后排左)与女儿苏珊(后排右)在一旁陪同。(路透社档案照)
中国网民悼念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诺贝尔奖得主亨利·基辛格当地时间星期三(11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中国网民在得知其去世消息后,纷纷在社交媒体留言悼念,感慨“一个时代的落幕”。
为中美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基辛格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网民得知基辛格去世的消息后,纷纷留言,盛赞基辛格是“一位重要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中美关系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不少网民也表达自己的哀思,祝其“一路走好”。基辛格去世相关词条星期四上午占据中国社交平台微博热搜位置。
中国官媒中新网星期四发文称,这位眼光犀利、看透世事风云的“中国人民老朋友”,走完了传奇一生。
据中国媒体统计,基辛格咨询公司官网当天发布的悼文中,和“China”相关的内容多达11处。“基辛格官网悼文提到11次中国”也登上微博热搜排行。
1971年时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曾秘密访问中国,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访华铺路,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跨出了重要一步。
基辛格是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特使,也是访华次数最多的美国政界人士。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基辛格最后一次访华是今年7月18日到访北京。已经是百岁老人的基辛格先后与时任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
习近平在会见时说,“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官媒央视旗下微博账号“玉渊谭天”随后发文说,跟前面几位访华的美国官员相比,基辛格这位“民间人士”在中国受到了很高的礼遇。(联合早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