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右三)与夫人金惠景(右)星期天(8月24日)抵达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时,受到美国代理礼宾官艾比·琼斯的欢迎。(韩联社)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上任后的首次韩美首脑会谈。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会晤,虽然以“同盟升级”为旗帜,但在农产品市场开放、驻韩美军战略灵活化,以及对美投资基金等核心议题上潜藏的分歧,引发外界担忧韩国会否接到一份“意外账单”。
会谈前三小时,特朗普星期一(8月25日)在社交平台“TruthSocial”发文称:“韩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看起来像是肃清或革命。我们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在那里做生意。”
这是自韩国新政府6月上台以来,特朗普首次直接发表批评言论,随即在韩美舆论间引发热议。
分析指出,特朗普所提的“肃清或革命”,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及美国部分极右阵营所鼓吹的“镇压前总统尹锡悦”与“不正当选举论”。因此,这番话极可能被解读为对李在明政府正当性的质疑。他所说的“难以在韩国开展事业”,也被广泛视为带有批判意味。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突然对韩国政治局势和政府合法性提出质疑,或是试图在韩美首脑会谈前夕营造压力,动摇谈判氛围,进而掌握更多主导权。
韩国舆论普遍预测,美方可能在原有通商、安全议题之外,临时追加涉及遏制中国或追加对美投资的要求。
李在明星期天(24日)在飞往华盛顿的专机上说,“预计首脑会谈的焦点在安保、国防费和关税等方面。”他还透露,美方虽然有要求赋予驻韩美军更大“战略灵活性”,但韩国难以接受。
韩国强调要顺应全球秩序演变,将传统军事同盟拓展至经济与技术合作,在核能、人工智能、量子、生物等领域建立“未来型全面同盟”。美国则更重视遏制中国,优先推动驻韩美军战略灵活化和扩大防卫费分担。目前美方已与北约盟国形成“国防开支占GDP5%”的共识,韩国承受的压力不容小觑。
分析指出,本次会谈的最大焦点,可能是上个月韩美关税协商中,已经涉及的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其中,1500亿美元将用于“MASGA造船计划”,包括收购并运营美国造船厂,以及培养造船人才;其余2000亿美元则将流向半导体、电池、汽车等未来产业。
韩方强调,基金运作方式以贷款和担保为主,直接投资比例有限;但美方坚持要求扩大直接投资,甚至有传言称高达九成的基金收益将由美方掌控。这一说法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争议,被批评为韩国可能为“同盟升级”承担过度代价。
三星、现代、SK等四大集团总裁已率领经济使节团抵达美国,预计在半导体、电池、汽车等领域宣布扩建工厂。白宫则提前公布成果:韩华海洋将在费城造船厂追加投资7000万美元。业界普遍预计,会谈期间还将有更多“礼包”公布。
在分歧尖锐的背景下,韩美可能寻求战术性妥协,例如通过调整驻韩美军规模并追加部署战略资产,维持对朝威慑力。
李在明在专机上透露,赴美前曾研读特朗普著作,分析他的谈判风格,并在星期六(23日)于东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小范围会谈”时,获得不少“协商秘诀”。
舆论认为,李在明选择“先日后美”,意在借鉴日本经验。日本去年对美贸易顺差高达680亿美元,与韩国处境相似,在关税谈判和首脑会谈上都比韩国先行一步,成为韩国的“借镜”。
随着会谈时刻逼近,外界关注焦点集中在:李在明能否坚守农业与金融底线,同时平衡美方追加投资要求,并避免韩国为“同盟升级”付出过高代价。(联合早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