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后,救援队成员在台湾花莲一片泥泞的地区工作。(路透社)
台湾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溃坝造成光复乡18人死亡、6人失联和139人受伤,幸存灾民或为痛失至亲悲痛不已,或为一生辛劳积攒家产化为乌有哀鸣,或望着被数十公分至一两公尺高的淤泥淹没的家乡而兴叹。
此时各地民众不约而同,主动拿着铲子、水桶,穿着雨鞋,坐上台铁,来到光复乡,帮助灾民清理泥泞不堪的家园,各种援助物资也从四面八方涌入,都想为灾区民众尽一分心力。
光复乡居民约1.1万人,近日前去帮忙却有四五万人之多,这股温暖的力量令灾民感动落泪,许多人盛赞:“这才是我熟悉的台湾!”
“铲子超人”的善行也令外国人相当惊讶。韩媒报道,“铲子超人”展现出强烈的凝聚力与互助精神,韩国网友赞扬“台湾公民意识令人惊叹”。
事实上,7月初“丹娜丝”台风掀翻台南、嘉义上千住户的屋顶,台南学甲等地区三周没水、没电、没网络,受灾户彷佛生活在孤岛,求助无门。消息传出后,台中、彰化等善心民众就捐助帆布,并号召相关技术人员主动前往修缮,被誉为“帆布超人”。
台湾人原本就非常善良、也乐于助人,为何这两次风灾后会出现“铲子超人”和“帆布超人”?
原因就是政府救灾无方,指挥混乱。民进党政府和国民党的花莲县政府为堰塞湖溃坝的责任归属争执不休,连救灾都出现双头马车,导致一些热心的“铲子超人”步出光复火车站后到处闲晃,自己寻找灾民;开车来帮忙的“超人们”还被埋怨堵住原本就狭窄的道路,影响政府救灾脚步和物资运送。位于马太鞍溪急弯处的阿陶莫部落,灾后三天仍没水没电,路上垃圾都发出恶臭,居民只能艰难自救,感慨说:“我们好像被遗忘了!”
台湾本是地震、台风、土石流等天然灾害复发型地区,现今的极端气候易使相关灾害更为猛烈。相关专家认为,以台湾的科技实力有能力侦测与计算,但缺乏防灾、减灾与避灾的决策与方法,马太鞍溪堰塞湖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铲子超人”发挥人饥已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蔚为美谈,再度拉出台湾最美的风景线。(联合早报 庄慧良)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