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一篇已发表的《问诊高校信息公开》长文被删除,电子版罕见“开天窗”,中国高校抗拒公开信息的现象再引起关注。
北京大学学生要求北大公开信息事件再掀余波,《中国青年报》日前删除一篇已发表的《问诊高校信息公开》的长文,导致其电子版罕见“开天窗”,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抗拒信息公开问题再次被置于镁光灯下。
受访学界人士指出,高校拒绝公开信息的背后牵涉到更深层的权力滥用,而行政力量主导教育和学术事务的现状,是中国高校推进“依法治教”、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绊脚石。
《中国青年报》上周四(26日)发表5000字长文,揭露许多高校对于信息公开的诉求心存防范,一些申请者因此和学校闹僵,被误解为和学校对立。不少高校也在分析和研判信息公开之后的影响后,通过约谈沟通,暗示学生撤销申请,以“保护”敏感信息。
文章也称,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北大和清华的排名都跌出前50名。报道还引述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指,中国建设一流高校必须改变唯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评价的机制,更要比拼治理水平,“看能不能、敢不敢在别人眼皮底下做管理、做教育”。(综合)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