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5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是文字实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张立新:
从政府工作层面来讲,人才的发展主要涉及到培养、评价、使用、选拔、激励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我们还是要加大培养培训的力度,要在源头上解决技能人才来源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构建了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下一步,我们要把这项制度建立好、落实好。特别是经过几年的试点,在继承我国传统经验、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从明年开始在全国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是我国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一个重大制度变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师带徒的形式,实现了企业、院校、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工学交替、双师带徒这样的方式方法。我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关注这项工作,可能对我国未来青年工人的培养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制度的设立初衷就是政府推动激励,企业主体、院校支持,职工参与,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
国家从财政资金上对每个学徒每年都给予4000元以上的财政补贴,同时赋予企业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培训经费这样的政策,我认为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特别是技工院校目前已经成长为我国就业率最高的一个教育类型,技工院校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很多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有六、七个岗位可供挑选,而且目前的就业对口率、就业的稳定性、就业的质量以及就业的薪酬都有大幅度提高,很多技校毕业生的薪酬已经超过了本科生。特别是技工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主体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高大上的专业,改变了过去险、脏、累的状况,不是过去的职业工种了,我认为这些发展都会对技能人才培养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改革技能人才的评价制度。在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的基础之上,下一步要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化、市场化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作用,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评价标尺。同时,要落实好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这项政策。在使用方面,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企业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能够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待遇。在技工院校高级工班以上毕业生能够享受到大专和本科的学历待遇;在竞赛方面,我们广泛开展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以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都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激励广大技能人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还要把党中央、国务院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这项政策进一步落实,要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引导各级政府设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服务窗口,为大国工匠提供良好的服务。
总之,我们要综合施策,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发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改变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还不高的状况,使技能人才真正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网)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