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俄罗斯,虽然顶着发达国家的名号,但是自苏联解体后,将近30年时间里俄罗斯的发展,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强人总统普京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虽然带领俄罗斯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避免了俄罗斯的再度崩溃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反观与俄罗斯关系紧密的我国,在1978年之后,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俄罗斯不能像我国一样,大力发展经济呢?静夜史认为,这和俄罗斯面临的内外环境密不可分:
1、内部条件不具备
作为苏联的主体,俄罗斯在历史上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这一高度集中的模式在苏联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斯大林模式,就没有后来的超级大国苏联。
但作为一把双刃剑,斯大林模式在支撑起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后,就成为苏联更上一层楼的天花板。此后无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还是戈尔巴乔夫对积重难返的斯大林模式都有心无力,苏联也最终在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中轰然崩塌。
而苏联解体后,作为俄罗斯领导人的叶利钦,听信西方蛊惑,全面推行休克疗法,企图以快速私有化的方式实现社会制度转型,与西方接轨。
但这种缺乏调研和经验的经济模式不仅没有让俄罗斯脱胎换骨,反而培养起了庞大的寡头集团,他们疯狂攫取财富,俄罗斯民众生活日益贫困。贫富差距巨大的俄罗斯,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今天的俄罗斯,寡头集团拥有的财富,占到了俄罗斯GDP总量的35%以上,而在普京打击寡头集团之前,这一比例更高得离谱。
虽然普京为巩固统治,不断打压寡头集团,但当下的俄罗斯,想要坐稳头把交椅,还必须依靠寡头的支持。所以虽然普京有心改革,但这种触及寡头根本利益的改革,始终没声大雨点小。
而不对传统框架进行改革,俄罗斯的经济没有春天。
而事实上,俄罗斯经济始终在寒冬里不断挣扎。因为苏联解体后,大量西方资本疯狂涌入,他们低价收购大量的苏联国有资产,加上寡头的吃里扒外,俄罗斯彻底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比如今天的俄罗斯,连航母也造不出来。
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没有恢复完整工业体系的能力,今日的俄罗斯,只能靠出卖资源为生,沦为大号的沙特。
我国40年来的经济奇迹,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除了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伟大领袖在建国以后奠定的完整工业体系是?根本因素。
不仅如此,我国高达10亿的人口提供了空前的人口红利,这使得我国能从低端产业开始不断奋起直追。
但俄罗斯的总人口,不过1.4亿人,而且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减少。这样的人口数量,没有人口红利,是不可能像我国这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2、外部环境不允许
我国的经济奇迹之所以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是因为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是其他国家根本不具备的,尤其是俄罗斯。
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我国的国际环境就开始显着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后,双方更是进入了长达10多年的蜜月期。
出于共同抵抗苏联的需要,我国在不断敲打越南,让苏联掉血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美国的技术。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开放了国际市场,我国得以大量引进外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崛起,我国的人口红利迅速爆发。
反观俄罗斯,自十月革命后就一直受到西方世界的疯狂围堵,1991年苏联解体后更是变本加厉。
虽然叶利钦一心想要投靠西方,但俄罗斯体量太大根本难以制服,再加上俄罗斯从来都有很大的野心,所以西方国家将俄罗斯拒之门外。而且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不仅没有因为俄罗斯的半死不活而松懈,反而穷追猛打,大有不搞死俄罗斯不罢休的势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痛定思痛的叶利钦政府,才开始掉头东向,与我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但即便与我国关系再紧密,俄罗斯也不可能复制我国的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质上和亚洲四小龙这样的殖民地经济没有区别,虽然门槛较低,产值不高,但收益更快,且更容易与国际市场接轨。
而俄罗斯是不可能走上这样的道路的,除了人口数量少,一直以来俄罗斯的产品也与国际市场格格不入。其典型的傻大黑粗的特点,并不受国际市场的青睐,除了高精尖的武器,今天的国际市场没有俄罗斯产品,尤其是工业产品的一席之地。
而从苏联解体以来的将近30年时间里,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俄罗斯只能靠出卖资源为生,这也是俄罗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但今天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在国际社会缺少话语权,更没有石油定价权,这就使得俄罗斯的资源出口在国际市场相当被动。普京的经济奇迹,本质上是沾了石油价格上涨的光,而当美国主导国际市场油价下跌,俄罗斯的经济马上晴转多云。
所以,塌陷的内部条件,紧绷的外部环境,导致了俄罗斯发展经济的力不从心。
今天的俄罗斯,有事没事儿挥舞核大棒,也是俄罗斯当前状况的直接写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静夜史)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