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重庆的盛夏高温酷热吓不走游兴,著名地标解放碑商圈到处可见游人。(王纬温摄)
中国7月中恢复境内跨省区市团队旅游,饱受冠病疫情冲击的重庆旅游业加速跟进,著名地标解放碑在8月盛夏高温下明显可见游人回流。
5月以来经历10多场暴雨之后,重庆正式挥别汛期开启“火炉模式”,迎来冲破40摄氏度高温的盛夏酷暑。8月初的重庆地标解放碑暑气蒸腾,男男女女顶着遮阳帽、遮阳伞,背着小包、拖着行李,在熙来攘往的步行街上闲逛,摆拍留影,谈笑甚欢。
沿街小食摊也再次排起了队,旅客在这里纷纷摘下口罩,解放在公共场所中隐去数月的脸庞,边逛边品尝手里的小吃,正脸迎接逼人的热气。这番景象标志解放碑甩开疫情,从年初的一片死寂中完全苏醒,开启追回之前失去的旅游机遇的行动。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7月14日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恢复中国境内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为因疫情暂停近半年的跨省团队旅游松绑。境外旅游业务则暂不恢复。
这项宣布随即带动旅游平台搜索量激增。在马蜂窝旅游网上,成都、西安、重庆等热门目的地搜索量相较开放前暴涨逾300%,为暑假旅游注入提振情绪。
酒店入住率是旅游业表现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7月22日跟进实施中央对国内旅游放宽的政策,在解放碑拥有最多客房的五星级酒店——重庆国贸格兰维大酒店,近期入住率大幅提升。
该酒店市场公关经理张涵上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透露:“这两天就明显感觉,我们的入住率一下子可以达到极限,也比较稳定,至少可以保证在80%以上。”
张涵介绍,酒店拥有433间客房,因客房供应量大且位置居中而受旅行团青睐,但疫情突如其来,酒店自今年2月初被迫全面歇业两个月。之后尽管重庆疫情趋缓于4月逐步复业,却迟迟无法重新接待旅行团游客,复苏步伐遇阻。
张涵说,酒店7月重新开放所有客房,刚开始入住率约达75%,但并不稳定。他认为,国内跨省游恢复开放对酒店有利好,带动业绩上扬。
已经营13年的国贸格兰维大酒店对重庆旅游市场的前景表示乐观。张涵介绍,酒店10月下旬将扩容至约530间房。
作为重庆人的张涵也说,疫情意外带给重庆更好的天气,“今年是我在重庆看过最蓝的天空,还有最干净的空气。”他说,三峡大坝也让重庆天气趋于稳定,不再冲上昔日超过45摄氏度的高温,成为热度更能被接受的旅游地。
重庆从2018年春夏开始在中国短视频应用抖音上走红,成为非常火爆的网红城市,旅游行情随之看俏。官方数据显示,重庆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57亿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高达5734亿元(人民币,下同,1131亿新元),同比大增32%,总收入在全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但冠病疫情肆虐下,重庆今年一季度旅客运输量同比锐减57.7%,文旅行业元气大伤,重庆文旅委预计当季度总损失高达1232亿元。
一名不愿具名的在渝旅店从业人员向《联合早报》披露:“重庆流行的民宿、快捷酒店,因疫情倒掉很多。”据了解,今年4月的官方会议透露,仅解放碑所在的渝中区,就有2000多家泛旅游行业公司在疫情暴发后的两个月内倒闭。
该人员说,重庆近两年旅游板块异常火热,去年下半年带动很多人开办民宿及投身文创产业,但“一场疫情让新进来的人措手不及,很多人为减少亏损,选择快速退出。”
不过,重庆经济疫后加速重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0.8%,表现为全中国第四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截至7月底,重庆12.26万家文旅企业复工率超过99%,逐渐走出寒冬。
中国文旅部7月中发布的《通知》,也显著提高大陆境内旅游景区的接待游客量,从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上调至50%。重庆汉海海洋公园市场部经理礼源受访时,对松绑政策表示肯定,“目前暑期阶段是景区非常需要客流的时候……提高到50%对我们是比较大的帮助”。
至于恢复跨省团队旅行,礼源说:“7月底天气良好,加上政策支持,将给业者带来小幅增长……在官方发出号召之前,疫情前期基本上没有外地游客。”(王纬温)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