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楼封闭后,工作人员隔着栅栏交接物品。(中新社)
分析认为,中央对防疫不力的处分令各地官员处于紧绷状态,如何在疫情管理上张弛有度,将是地方官员下来面对的一大考题。新华社评论也指滥用“战时状态”表述是懒政的表现。
随着中国中央政府加大力度处分防疫不力的地方官员,一些未出现病例的地区也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中国官媒新华社严厉批评部分地方政府滥用该表述,不利于防疫大局,也是一种“懒政”的表现。
分析认为,中央的处分令各地官员处于紧绷状态,如何在疫情管理上张弛有度,将是地方官员下来面对的一大考题。
自中国本月2日出现新一波冠病疫情以来,已有至少八个地区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其中包括暴发疫情的河北省和黑龙江省黑河市,以及多个今年内未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如安徽庐江县、山西省晋中市、河南省安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以及内蒙古自治赤峰市。
新华社昨天针对此现象发表措辞严厉的评论;文中点名庐江县和晋中市批评,地方疫情防控中滥用“战时状态”表述,不仅会让群众困惑,增加不必要的恐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也容易麻痹民众心理,淡化人们的“备战”意识,不利于防疫大局。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缺少应对疫情的能力与办法,随意用“战时状态”吓唬群众,更是一种懒政。
评论提醒,地方政府必须科学、精准防控,既不能“重炮打蚊子”,也不能“扫把赶恶狼”。
中国最早于武汉省去年初暴发的疫情中,用“战时状态”形容高度戒备的防疫局势。评论阐明,“战时状态”是借用军事表述,只能用于特别严重、紧急、需要高度动员、大规模组织的事态,以动员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重大疫情。但当下多点散发和局部集聚性疫情,与当初的武汉和湖北不可同日而语。
评论强调,中国积累了很多成熟的防疫经验,完全有信心遏制目前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正因如此,各地不能随意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对中央政策理解不足,并缺乏科学管理思路
评论也剑指部分地方官员指出,如果缺少应对疫情风险的能力与办法,不是通过科学措施、细致工作来扎紧抗疫的篱笆,而是试图通过简单的口号、以“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大动员效果,实际上与中央“精准防控”精神相悖,是作风不严不实的一种表现。一些地方用“战时状态”表述,是想表现出一种积极抗疫的姿态。但疫情防控的决心大不大、手段灵不灵,无关口号,关键靠实干。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中国疫情出现扩散迹象,近期又频传有地方官员和干部因防疫不力受处分,令一些地方官员产生了“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心态。
继上周河北省石家庄三名干部因防控疫情不力受处分后,吉林省扶余市昨天也出现三起违反防控工作纪律案件,包括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常务副市长蔡启昌在内的七人因领导不力、工作失职受处分。
唐任伍指出,部分地方官员过度收紧防疫措施,显示他们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足,并缺乏科学的管理思路。(来自/联合早报 文/黄小芳)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