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1日探访观塘劏房户黄女士一家,并一起包饺子煮饺子。(马轶超脸书)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国庆节前后一段日子,香港中联办高官掀起了一股落区探访和服务基层的热潮,引起港府一众高官和各大政团跟风效仿。分析人士认为,中联办此举除了成功在香港宣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有示范的作用,激励常常被批施政不接地气、不肯落区和市民交流的港府官员到地区联系基层市民。
30多岁的香港人黄女士,今年过了一个相当难忘的国庆节。原因是,身为特区政府“三把手”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那天亲自上门探访了她一家人。
时隔数日,黄女士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仍然掩不住兴奋的心情。她忆述,在10月1日国庆节的前几天,平日经常帮助她的地区工作者马轶超打电话给她,问是否方便在国庆日上门拜访。“我说没有问题,但以为来的是一些地区人士,岂料竟然是财爷!”
当天上午约11时,陈茂波抵达黄女士家里,逗留了两个小时。期间,陈茂波除了仔细询问黄女士及一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和煮饺子吃。
资料显示,目前香港有约20万人租住在劏房(即房中房)和“笼屋”里。黄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一家三口住在旧区观塘一间100多平方英尺(10多平方公尺)的劏房。虽然住所很小,月租仍要6000港元,足足占了黄女士收入的一半。这还不包括昂贵的水电费。
在和陈茂波交谈时,黄女士如实反映了自己的苦况,希望特区政府能够早点安排她一家子入住公屋。她说:“这是第一次有官员探访我家,希望日后还会有。官员到基层家庭视察当然是好事,起码可以了解真正的基层问题,有助日后推出帮助老百姓的措施。”
在刚过去的中国国庆节前后一段日子,香港中联办特区政府众多高官纷纷出动,掀起了一股“落区”探访和服务基层的热潮。
率先落区的,是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9月30日,他先后走访了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铺和“笼屋”住户,听取社会不同界别人士的意见。(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戴庆成)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