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新冠吃药顺序”“新冠囤药清单”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不少市民朋友也开始跟风囤药。对此,医生提醒,市民可根据个人实际购买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备用感冒类药物,但不建议长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药行为,有不适的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
记者在茶山镇内某药店走访发现,感冒退烧类的药品摆放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期间,有不少市民街坊进店购买药物,所购药品以感冒、退烧类为主,包括连花清瘟、布洛芬、感冒清热颗粒、小儿退热贴等,基本上以家庭备药为主。
市民李女士说:“就是买一些预防病毒的药,小孩退烧的,大人用的一些清热解毒那些药,其他的都是有的,价格方面挺合理的,还有打折。”
“我买一些抗病毒的药,买一些防止感冒的药放在家里备一下,还有清热解毒的,还有平时经常吃的咽喉炎这类的,这些药可以预防一下就也买多一盒备着。”陈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不会一下子买很多药,就买一两盒在家备用而已。
一家药店负责人周志敏表示,现在(购买《目录》药品)不需要登记,也不需要是上传智慧药监,现在进店的话,只需要佩戴好口罩就可以了。
随后,记者还咨询了茶山多家药店,不止一位药店商家表示,这两天顾客量明显增加,连花清瘟胶囊等常见的感冒药较以往销量有所上升。药店工作人员提醒称,购买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备用药物可以,长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药行为没必要。
据周志敏介绍,现在备药的话,一般是备一些居家常用的药,建议市民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储备必须的一些药品即可,不建议大家盲目去大量囤积,因为有一些药品是有储存条件的,如果保存不当的话,也会影响这个质量。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存在叠加传播风险。市民街坊为了预防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会增加药品的购买和储备。医生提醒,每种药品有相应的主治功能,市民不必跟风囤购大量药品,建议患者在咨询医生后合理用药。
茶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罗惠君表示,中药和西药都是讲究对症下药,服用其中一种药物就可以了,没必要叠加使用,更没必要同一种功效的备用很多的药物。比如说感冒了,没有症状的话,也可以选择不服药的,多喝水、多休息也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了一些症状,就像发热、咳嗽,可以先给予退热止咳处理,如果三天,都连续体温超过38度5不退的,或者本来有基础疾病的,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有严重的一个加重的话,还有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等,建议到定点医院去看一下的。(南方plus客户端 记者 丘想明 通讯员 茶山宣)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