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结果事与愿违,北约不仅东扩了,俄罗斯还一下子多出了1300多公里的边境需要设防。
看看地图,芬兰加入北约,等于俄罗斯和北约的边境线增长了1300多公里。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芬兰南北纵深极大,俄罗斯的防御难度对比乌克兰有着天壤之别。
芬兰和俄罗斯边境线
就在不久之前,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四国还组建了联合空军,拥有超过240架战斗机,包括先进的F-35战斗机,军事一体化让芬兰的空战能力大幅提升。
再来看看芬兰人民对于加入北约的看法:
从民调结果可以看出,自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芬兰人民对于加入北约的支持率急速攀升,有超过80%的人民支持此事。
芬兰在二战时期就选择中立,坚持了80多年的中立政策在今天打破,可见俄乌冲突带给芬兰人民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回顾历史,总能找到惊人的相似之处。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由于当时芬兰秉持的是联德抗苏的政策,所以苏联担心德国不久便会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经由芬兰进攻苏联。
于是在当年10月苏联邀请芬兰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这次会谈中,苏联除了建议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护芬兰湾外,还提出一项互换部分领土的要求。
当时苏联建议芬兰将卡累利阿地峡的俄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并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
与此同时,苏联还要求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30年,每年租金800万芬兰马克。作为对芬兰的"补偿",苏联表示愿意将奥涅加湖西北部的领土割让给它,面积是芬兰割让领土面积的2倍。
但是芬兰拒绝了莫斯科的建议,因为这个看似合理的建建议实际上是要求芬兰开放汉科半岛这个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交给了苏联等于是将自己在军事核心要地出卖,这同卖国有何区别。同时对于当时坚持独立自主、保持中立政策的芬兰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
当时的芬兰政府也认为这只是苏联试图加强对其斯堪的纳维亚邻国影响力的表现,对苏联的战略意图没有足够的洞察,就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然而,芬兰的拒绝无疑惹恼了斯大林。在1940年11月30日,苏联仍然发动了进攻,并以人数优势和坦克等重型装备压倒性地占领了大片芬兰境内。
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转变,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后,芬兰和苏联成为了盟友。此时的芬兰看到机会并迅速宣布中立。
尽管如此,在接下来几年里该地区仍然经历了激烈且流血的战争,包括继续与苏联作战、德军入侵芬兰和芬兰参加盟军反攻等事件。最终,在1944年9月19日,芬兰与苏联签署停战协议,芬兰的战火才算告一段落。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压着相似的韵律。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80多年前,俄罗斯的西部战略环境急剧恶化。估计普京总统怎么也没有想到,俄罗斯的西面,现在除了白俄罗斯,全是敌人了。(六千看世界)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