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仅2个月,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的活跃用户就狂飙破亿。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各种测试结果的截图,在获取话题和欢乐的同时,也在探索这个爆款AI的边界。人们对它抱有好奇、期待,但又难免有些恐慌,担心自己所处的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
ChatGPT能根据指令撰写邮件、论文、代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等各种场景。它的能力起源于GPT3,这个模型拥有以网络数据为主的上千亿条参数,包括数十万条维基百科条目、社群帖文和新闻。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通过数据喂养不断学习,换句话说,它可能会在与人类的互动中变得更加聪明。
在ChatGPT的辅助下,过去需要几十个人花费几天的工作,可能一个人一天就完成了。这种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很难视而不见。
然而,ChatGPT真的可以替代人类吗?倒也不尽然。事实上,它的输出水平与用户本身的水平相关,导致出现了一种现象:“为什么别人的ChatGPT比我的聪明?”它是一个语言模型,用户给它的信息越多、上下文越充分,它生成的内容就越符合要求。
因此,本质上它仍旧是一个工具,一个将个人基础能力成倍放大的工具。过去,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兴起后,无数普通人在自媒体的加持下实现了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几何放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当超级强大的新工具出现时,与其担忧、恐慌,不如试着勇敢拥抱它,让它完善、放大个人能力。
有网友指出,某些人以混日子的心态在职场打工,摸鱼划水,在过去或许可能是一种生存智慧,而在AI时代,这种活法恐无法持续。正如自媒体冲击了很多传统媒体一样,有专家预测,未来将会是一个众多巨型公司消解、中小公司及个人各领风骚的时代。(南方网评 刘橙子)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