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循财总理在5月大选后组织新内阁的首次国庆演说,国人或许能从中一窥第四代领导层的执政理念。(陈渊庄摄)
“新加坡人将永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这句话无疑是黄循财总理今年国庆群众大会演说贯穿全篇的主题。虽然黄总理阐述北部发展蓝图、原地养老原则等具体施政重点,但今年的演说更多着墨于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新加坡精神”。作为他在5月大选后组织新内阁的首次国庆演说,国人或许能从中一窥第四代领导层的执政理念。与过去政府更强调要持续发展,如今明确把发展的意义清楚说明——为了新加坡人的福祉,相信这有助于增进国人的向心力。
年轻人仍然是关注重点,黄总理承诺政府会支持他们去成长、实验、冒险,并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同时提供机会、资源和指导。当代年轻人或许没有经历先辈建国时的艰难险阻,但同样面对自身时代的新挑战。从打击电子烟、探讨他国如何限制青少年乃至幼儿的屏幕时间,到为大专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兴建更多组屋和提高补贴、降低育儿成本等,让青年对未来继续怀抱梦想希望——这才是社会稳定以及前进的核心要素。
本地社会快速老龄化,政府必须加倍重视人数持续增加的年长者的需求。在健康方面,黄总理鼓励他们注意饮食,定期锻炼,保持社交联系和精神活跃,延长健康寿命。毕竟新加坡人口的预期寿命虽然提高,但却有长达10年生活在病痛之中,不但生活品质欠佳,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负担。虽然政府能从旁提供协助,诚如国庆演说主旨所指,保持个人身心健康,主要责任还在国人自己。
随着乐龄人数的增加,他们的退休生活自然成为另一个施政重点。“社区关爱组屋”一站式的配套措施,让生活其中的乐龄人士能更健康快乐地安享退休生活。但更多乐龄人士或许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养老,政府因此根据“社区关爱组屋”的落实经验,尝试把一些有用的点子推广到组屋区,以便让更多人能原地养老。这包括增加社区的活跃乐龄中心数目,扩大年长者的生活圈子,使他们在晚年依旧保持身心活跃。
无论年龄背景,构成新加坡的“新加坡人”必须是施政的目的。黄总理以人工智能为例,说明尽管人工智能颠覆职场,但新加坡的经济策略的头号事项仍旧是“就业、就业、就业”,为年轻求职者和职业转型的中年人创造更多机会。同理,新加坡人也必须善用各种机会,努力为自身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除了个人福祉,这种努力更包括如何惠及旁人。就如他在华语演说里举福建歌《一支小雨伞》为喻,新加坡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每一位国人的努力——大家同心协力,同甘共苦,携手迎难而上。
黄总理说:“为了让新加坡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我们优先’的社会”,这意味着国人必须培养和发挥公民意识,自下而上的集体行动,改善社会。政府也必须有意识地和新加坡人一起做事,而不是只为新加坡人做事;唯有个人感受被他人尊重、信任,才能形成集体的身份认同,建成“我们优先的社会”。因此,新加坡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高效政府的基础上,培育充满活力、自信和富责任感的公民社会。就如建国历程一样,这个过程必然充满挑战,但却是新加坡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安身立命,甚至再创辉煌的必要的修炼。
高效率的政府是新加坡成功的秘诀,但可能也是更上一层楼的制约,因为人民容易形成对高效政府的依赖,缺乏自己行动的公民责任感。新加坡人不能只是被动地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还应该承担起自己为国家负责贡献的主人翁意识,发扬新加坡精神。这个深具意义的转型必然经历相互学习的磨合过程,政府不但要学习认真倾听民意,更要学习营造更宽广的空间让国人发挥创意;国人也须培养不怕试错的精神,逐渐承担应有的责任,建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我们优先的社会”。(联合早报社论)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