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我国的迅速崛起,我国越来越成为国际焦点,对我国的各种言论也纷至沓来,其中中国在将来是否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主是这次舆论漩涡的核心。
但别看国际上讨论得如火如荼,我们国人自己倒是懒得搭理这些声音,因为称霸世界根本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
称霸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绝对的主宰,让自己的国民高高在上,肆意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
这在西方世界的认知中是件多么威风凛凛又好处满满的事情,可为什么在我国压根就没人关注和向往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上上下下都知道中国称霸是件得不偿失也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原因,我们今天就推本溯源地从我国的国情策略,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国民的思想体系等各方面来剖析一下。
“如果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全世界人民就要一起打倒它”
——称霸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策略
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称霸不是无稽之谈吗?
既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发展本国经济,不能以经济发展速度快就被扣上称霸的帽子。
而且称霸世界经济实力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必备条件,它还包括科技军事语言文化等方方面面。
放眼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势力,横跨欧亚大陆和美洲澳洲,遍布世界各大洲。
而以我国为首的东方文化势力目前还局限于东亚,可以说,从国家数量上,东方文化实力远低于西方文化实力。
现在我国不但经济总量和世界第一的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国际影响力也暂时无法望其项背,称霸根本不符合实际国情。
抛开国际地位,就我国国内情况,改革开放才短短40余年,国内还有广大贫困地区,加上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又人口众多,有许多亟待处理的问题。
因此韬光养晦,致力于经济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国的各任领导人高瞻远瞩,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中国永不称霸的国家策略。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明确表示,中国绝不称霸,并称“如果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全世界人民就要一起打倒它。”
毛泽东的这句话在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又被加以延伸。
邓小平在会议上铿锵有力地向世界宣传“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这段话通俗地理解就是如果中国称霸,根本不会有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反对的机会。
在国内中国人民自己就不会答应,我们自己直接把这个念头扼杀在国内,绝不给世界人民添麻烦。
尽管我国的立场已经如此坚定,但为了让世界人民安心,中国还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向世界庄严承诺过中国永不称霸。
这是我国长期的国家政策,不会轻易改变,核心领导们也指明了我们中国的目标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一宏大的志向岂能是称霸所能比拟的?拜托不要用称霸来限制我们的梦想了!
国家策略不会称霸,国情不允许称霸,这才是我国对于称霸的真实现状。
所以,中国上上下下,从决策者到人民群众对中国称霸漠然以对,也就不难理解了。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传统文化思想使中国称霸没有理论支撑
中国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奉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讲究对人宽容,讲究“祸不及妻儿”“冤冤相报何时了”,中国在历朝都对邻邦友好以待,甚至以德报怨。
我们的邻居朝鲜地处苦寒之地,常常需要中国接济,但在其稍微繁荣一点时就对中国有不轨企图,妄想沾点便宜。
即使这样,每一次在其内乱或者需要中国政府帮助的时候,中国人民都是尽力帮助。
日本侵略军曾对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但现在日本已然成为我们的友好国家。
中国这种不计前嫌的做法,体现了我国有容乃大的胸怀,也成就了中国文化。
从中国的统治阶级来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是以仁爱为主导思想。
比如封建统治者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时会颁布一些救灾诏令,诏令从各方面对救灾工作进行指导部署。
这些措施不但给受灾百姓带来直接利益,也体现出统治者对百姓的仁爱之心,现代社会提倡的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也都是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统治阶级以仁治国,但称霸必然涉及强取豪夺、恃强凌弱,这是显而易见的“为强不仁”。
统治阶级称霸没有了道德的制高点,以后更无法再用仁来治理国家,为了抢夺其他国家的一些财富而放弃广大的民心,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这种明显不划算的生意,统治者肯定不会做。
对广大人民而言就更简单了,勤劳务实的中国百姓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家只求守住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没有主动攻击性。
称霸和自己幸福的小日子比起来,根本是空气一般的存在。
除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国主要思想体系还有道家和释家,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这个理论支持下,它倡导个人与社会是共生互存的关系,人要和自然社会和谐共处,因此称霸世界完全不在其目标,甚至还与其背道而驰。
释就是佛教,讲因果,鼓励教徒多做善事,连杀生都不被允许,怎么可能去侵略其他国家称王称霸呢?
从我国以上的主流思想可以看出,中华文化讲究“仁以处人,有序和谐”。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要相互爱护,互惠互利,因此从思想文化上中国不具备称霸的土壤。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地理位置决定中国称霸负担沉重
中国地理位置特殊而优越,西南有青藏高原阻隔,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荒漠,东面是天然屏障广阔的大海。
我国地形呈西高东低的走势,形态也非常丰富,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
多样的地形带来异常丰富数量巨大的植被类型,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区域是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从气候地理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自成一体,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就非常悠哉。
也正是这片拥有优越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土地上,使我国文明一直延续了五千多年,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既然是世外桃源,那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它的地理位置相对于世界格局,偏处一隅。
在这样的桃源里,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但一旦走出桃源,望望四邻,情况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中国周边邻国众多,其中还有不少强国。
像日本韩国等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企图伺机而动,拥有核武器的印度更是一个定时炸弹,光是防范这些邻国,就需要巨大的兵力部署防御。
如果称霸,那兵力呈几何倍需求,负担巨大,而且称霸必然掠夺他国的土地和财富,穷兵黩武,引发战争和当地百姓的反对抵抗。
有战争就会有输赢成败、结仇与复仇就会形成因果循环,相关国家就会永远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远远不如不称霸,国家无战事,人民安居乐业来的实惠。
我们再看看当今世界霸主美国的地理位置。
它远离欧亚大陆,同时也远离了战场,使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毫发无伤,得以充分地养精蓄锐。
而且它东西两侧是广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没有邻居的骚扰,也不需要防御。
南北两边是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所以美国有充分的条件来称霸。
也就是说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自给自足就能过上好日子,没必要劳民伤财万里迢迢去海外打一仗。
而且即使胜利,现在战争的破坏力之大,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难以承受之重,所以即使赢得了霸主地位,代价也是异常惨烈,实在是得不偿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历史上有称霸能力却主动放弃
多次的朝代更替使中国统治阶级深深明白,靠武力不能长久,反而会失去他国人心,甚至招来仇恨。
长久之道是靠自身的文化魅力,是靠和平友爱,携手共同进步,这样不但赢得别国的尊重,自身也会更加长久。
辉煌灿烂的唐代,其发达程度已经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和巅峰,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匹敌。
但它并没有选择称霸,相反还帮助其他国家走向文明,著名的遣唐使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大量接待来自日本的遣唐使,安排他们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唐朝还派出能工巧匠到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更是史上佳话,千古流传。
鉴真在日本生活的10年间,辛勤不辍地传播唐朝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同时他还带去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包含艺术、医学等各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文化发展。
跟随他一起东渡的随从也是各行业翘楚,他们也把各自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日本人民。
正是中国惠及他国的大国风范使得一些国家自愿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藩属国,这样既可以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还可以得到封建王朝的庇护。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中央王朝并不干涉其内政,如中国历史上的越南、朝鲜等国,它们虽然是藩属国,但自身一直都是独立的王朝。
这些藩属国国民不仅没有屈辱感,反而为了得到实惠,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和崇拜。
因此,深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髓的中国只会通过自身魅力和文化吸引他国,让万众归心,绝不会凭武力野蛮称霸。
“来了都是中国人”——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使中国无须称霸
中国文化自古就是融合兼容,这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铸就了天下一统,天下为公的文化基因。
在古代偶尔会有北方游牧民族来入侵,游牧民族是游牧文化,和处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在统治上有时是农耕民族占据统治地位,有时是游牧民族占据统治地位,就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种统治也是轮番登场。
农耕文化的兼容特性在这种朝代更迭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深厚的文化根基像大海一样容纳也洗涤了游牧文化,使游牧文化接纳并且融合在农耕文化里,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中国文化。
所以不管游牧文化最初是以何种形式进入中原地区,但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一致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经常来中国访问的英国马丁教授曾说过,他如果再多来几次中国就会变成拥有中国思想文化的英籍中国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强大和魅力所在。
不管谁来了,也不管你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来了都会变成中国人,变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这样还需要称霸吗?都是一家人了啊!
综上所述中国无论从国情策略,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地理位置,还是有机会称霸却毅然舍弃的历史案例上,都没有称霸的基因。
所以马丁教授才声称:“中国强大了也永不称霸,因为中华文化骨子里不存在称霸的基因。”
但是不称霸不代表我国不追求强大,因为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有选择权,才能团结世界各方面,才可以团结的力量来维护世界和平。
从而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共同富裕之路,实现真正的天下大同的美好梦想。(局小乖简史)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